很多人可能都会说,小道理、大道理我什么都知道,可是让我放下就是做不到。
为什么会这样呢?说白了我们都是落入了小我的圈套。小我是靠焦虑而证明自己是存在的,但这其实是一种虚幻的存在。这一点确实不容易被我们觉察,因为我们每个人自从知道自己的名字开始,就被不断地强化了和外界的边界和区别。我们的小我就开始不断地培养我们的分别心,借此来帮助我们制造焦虑和痛苦,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存在。
他和我们常说的善良和仁爱是相背离的。我们有时嘴上说着善良,心里面还是被小我紧紧地抓着。这就像很多信佛的人,嘴上的信其实都是一种仍然被小我抓着的迷信而不知!他们所修的禅,更多的也都是一种口头禅。
有个故事讲:一个做豆腐的人每天都给庙上送豆腐,每天都看到很多人在那打坐修行。他很好奇,有一天他也学着别人的样子在那打坐了一会,不到十分钟他就兴奋地站了起来说:“原来打坐还有这样的功能,我想起来了,五年前张三欠我三块豆腐钱到现在都没还,我得赶紧找他要去!”
音频来源:吉林广播电视台 新闻综合广播 钟晓工作室
音频读者:郭柄麟、格林
文章来源:《阳光早课》
文章作者:格林、牛丽艳
音频版权声明:本音频版权归属吉林广播电视台,仅供个人免费下载使用及学习,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文章版权声明:已获取文章作者格林本人非盈利性转载授权许可,未经许可,禁止他人以任何形式再次转载!
本站全部内容采用撰写共用版权协议,要求署名、非商业用途和相同方式共享,如转载请也遵循撰写共用协议。根据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by-nc-sa) 许可协议规定,只要他人在以原作品为基础创作的新作品上适用同一类型的许可协议,并且在新作品发布的显著位置,注明原作者的姓名、来源及其采用的知识共享协议,与该作品在本网站的原发地址建立链接,他人就可基于非商业目的对原作品重新编排、修改、节选或者本人的作品为基础进行创作和发布。基于原作品创作的所有新作品都要适用同一类型的许可协议,因此适用该项协议, 对任何以他人原作为基础创作的作品自然同样都不得商业性用途。